最近搜索全部清空

首页 > 商品专题 >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相关知识介绍

信阳毛尖相关知识介绍

来源:库巴网      时间:2013-01-11 18:26:04

分享到:

  关于“信阳毛尖相关知识介绍”相关问题,库巴帮助小助手与您分享。

 

  常饮绿茶的人,无人不知“信阳毛尖”的品牌。当绿色食品风靡全球的时候,“信阳毛尖” 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令人津津乐道。“信阳毛尖”系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质佳味浓久负盛名。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毛尖”列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 定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在各类饮品中一枝独秀,荣获金奖。1990年,全国名优绿茶评比, “信阳毛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国家金奖,名扬世界。历史上,信阳毛尖茶一直作为朝庭贡品,时至今日,仍然是贤士名流的首选饮品。

 

   信阳地区优越的气候与土地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 伦比。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信阳地区扩大茶叶种植面 积,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保持传统工艺,提高质量。全区 茶园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靠名茶搭台,传信阳美名。从1991年开始,信阳地区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来 品茗,优质“信阳毛尖”走出深山,漂洋过海,成为信阳外贸 的主要出囗产品和友好交往的珍贵礼品。

 

  如今,“信阳毛尖”已不单纯是一种饮品,她包含着民风、民俗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 的特性与精神寄托。信阳地区茶文化村、中国信阳茶叶城和遍布城乡的毛尖茶市,几多风景几 多情,茶乡的韵味尽在其中。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因条索细圆、紧直有锋芒,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素以叶嫩、汤明、清香、味醇而远近驰名。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优质奖章和奖状。1958年,在全国名茶鉴定会上,被评为十大名茶之一。

 

  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地在信阳西部山区,这里有“五山二潭”之称,即车云山、震雷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及黑龙漂和白龙潭。其中尤以车云山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佳。这一带群山逶迤,奇峰高耸,溪流遍布,常年云遮雾障,土层深厚肥沃,湿度很大。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便于茶树吸收各种养分,并形成了信阳毛尖茶芽肥壮、柔软细嫩、叶质不易老硬的特色。

 

  信阳毛尖色绿光润,白毫显露而有锋芒;汤色清绿、芽叶鲜嫩,香气清远,滋味醇厚,饮后回甘生津,略有栗子香味,冲泡四至五次,茶味仍然浓郁。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之一。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1986、1990年连续三次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又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 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信阳毛尖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全国茶学专业大、中专统编教材《制茶学》等及众多的茶学专著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辞典》、《中国名优茶选集》、《茶业大全》、《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等均收录入册。

 

  信阳毛尖外形细、圆、光、直、峰苗挺秀,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浓持久、有熟板栗香,滋味鲜浓、爽口、回甘生津,叶底嫩绿明亮、匀整。

 

  【历史】

 

  信阳茶区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起于东周时期,距今已有20000多年了。唐朝信阳已盛产茶叶,公元760—780年间,我国茶学家陆羽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把信阳划为当时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淮南以光州(今潢川,光山一带)上,……”。唐《地理志》载:义阳郡(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土贡品有茶。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誉。

 

  据考证,“信阳毛尖”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清代光绪末年(公元1905-1909)季邑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先后成立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林、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近30ha,逐渐改进完善了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产区也不断扩大。

 

  【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60万亩,开采投产48万亩,茶叶总产量1400多万公斤,总产值6亿元,社会总收入(包括加工、包装、贮藏、销售经营增值)10亿元以上,年创农业效益2.5亿元,创附加效益1.2亿元。全市8个县区、128个乡镇、1235个村生产茶叶,万亩茶乡12个,集中连片千亩以上茶园15处,国有茶场10个,乡村专业茶场及个体茶场1200多个,中小型出口茶叶加工厂12座,茶叶龙头企业10个,茶叶专业自由贸易市场100余处,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3000余处,专业经销人员1.8万人。全市种茶农户18万户,从业人口约70万人。茶叶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存储】

 

  干燥、密封、低温、无异味。

 

  【产地】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现在的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区,“五云(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一山(震雷山)、一寺(灵山寺)”逐步成为信阳毛尖的著名产地。1984年后,各产茶县推广信阳毛尖炒制技术,生产的茶叶称“河南毛尖”。1994年1月,原信阳地区行署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发挥信阳茶叶生产的资源优势,经专家论证,决定将信阳地区(现信阳市)按信阳毛尖工艺、品质要求生产的茶叶统称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的产区扩大到信阳市8个县、区,成为我国第一大名茶生产基地。

 

  2003年,信阳市人民政府将信阳毛尖茶的产地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师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责任编辑:库小五)

声明:以上 信阳毛尖相关知识介绍内容由“国美在线”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并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本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我们会马上更改!。
物流配送
支付与账户
售后服务
会员专区
购物帮助

门店服务 国美门店全国共计2000余家

用户体验 参与用户体验改进计划 用户反馈

公众号

手机站点

扫描下载客户端

本公司游戏产品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使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3990013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沪)-经营性-2019-0006/(京)-经营性-2018-0025

网络食品销售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沪网食备A001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1] 0385-031 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8113333  沪ICP备11009419号-1/京ICP备 19011786号  京B2-20191290  经营执照  营业执照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00-2022  国美真快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