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奢侈品?”相关问题,库巴帮助小助手为您解答。
奢侈品起源
在英文字典里,奢侈是Luxury、Luxus。Luxus是一个拉丁词,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后演变为浪费、无节制。大部分欧洲语言都吸收了这个概念,确切地说,该词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
奢侈品资源是天然资源中的一种。一个城市不管是由国外还是国内的取得这项资源时,奢侈品都会产生笑脸而使得安定的人民变得快乐。而奢侈品能够产生多少笑脸基本上是取决于城市内是不是有市场。
当一个城市有奢侈品资源后,它就会在城市显示窗口中的奢侈品贮存区中显示出来。
沃尔冈·拉茨勒在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现在,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
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
奢侈品文化内涵
“奢侈品”其实是一个舶来概念,指的是英文中的luxury。什么是Luxury?牛津高阶辞典如此解释:a thing that is expensive and enjoyable but not essential;剑桥高阶辞典如此解释:something expensive which is pleasant to have but is not necessary;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something adding to pleasure or comfort but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纵观这三本辞典,luxury的含义大致有三个重点:好的、贵的、非必需的。
虽然中文解释的“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大致也含有这三个特性,不过就表达来说,英文明显要中性许多,不算太过负面。
不过即使是英文的解释,其实也不是一个好解释。好、贵、非必需这三个都是相对概念,用来作名词解释也许还行,但要做一些严格的学术探讨,恐怕就不行了,究竟多好、多贵、多非必需才算奢侈品。也许可以借助80/20法则来界定一下,同类产品中最好的20%产品,同时对于80%的人来说是昂贵而且非必需的产品,也许我们就可以将其称之为奢侈品了。当然,80/20只是一个随便的说法,我们也可以在进一步细化,比如利用90/10再从奢侈品中划分出高级奢侈品。
在这三个概念中,最好处理的应该是非必需这个概念。我们只要研究一下这个产品的市场容量,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口能够拥有这件产品,大致就可以判断出这件成品的非必需程度了。比如说,每个人都要喝水,100%的占有率决定了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超级必需品;与此相反,仅有非常非常少数的人拥有私人飞机,所以对于绝绝大多数人,这都是非必需品。
至于好的这个概念,就相对困难一些了。各花入各眼,所谓好坏有时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比如某位大师的设计,你喜欢得不得了,说非常好,他极其厌恶,说非常糟,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没有定论。对于这种问题,你也许说可以通过众人评选通过大师指点来解决,但是我却喜欢更简单的做法——选取尽量客观的好坏标准来作为判断。比如说,就布料而言,200支的要好过100支的,这个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好坏比较;一块皮革,没有任何瑕疵的要好于有瑕疵的,这也是一个客观标准,如果尽量采用这些客观的东西去判断一件产品的好坏,虽然会带来缺点,比如忽略了诸如创意、艺术这些人性化的东西,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这一点最明显的就是钻石,钻石的“好”就是通过一系列客观标准去度量,不存在太主观的成分。
最后是贵,贵指的自然是价钱高,这个本来是很容易判断的一个东西,但是于我看来,仅仅价格本身的高低是不够的,即使是真实的成交价而非没有交易的漫天要价。在我看来,奢侈品的贵,应该是天然的昂贵,而非人为的昂贵,或者说市场策略的昂贵。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些设计大师设计的名牌服装往往价格高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师收取的设计费用。可是这是一个固定成本,高昂的设计费用并不天然导致高昂的成本——只需要大量生产,就可以将成本摊薄,事实上前年开始众多平价服装品牌与大牌设计之间的合作比如Matthew Williamson帮Debemhams,Philip Treacy帮Mark & Spencer设计服装就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许多名牌服装卖得贵,很重要的一点是主动缩小目标顾客,通过厚利少销的策略来实现利润。于我看来,这种得贵,并不能算上奢侈品的“贵”。奢侈品的贵不应该仅仅表现在平均成本的贵,更应该体现在边际成本的贵。比如说为什么定制西装、定制皮鞋毫无疑问都是奢侈品,就在于他们那种天然的贵。这些产品的贵除了用料以外,关键便是那些制衣、制鞋大师本身的工艺,而这种工艺是不可量产的,每一件产品的边际成本都大致接近他的平均成本(当然还有企业运营、推销的固定成本要分摊进去),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我向来认为,让奢侈品“贵”起来的,第一是用料,第二是工艺,最后才是设计。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那些稀缺的而且无法量产的东西,好的原料如此,好的工艺也是如此,但是设计却未必如此。
奢侈品基本涵义
第一、奢侈品的概念是不断延伸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产品。
例如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对人们来说“奢侈品”就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三大件”,此后便渐渐衍变为了电视机、电冰箱与电话。也就是说,这些物品从初期人们印象里的“奢侈品”,转而成为了如今的必需品。
第二、奢侈品的受众是少数人群,即社会的财富精英。
由于奢侈品的炫耀性特征,如今在中国的普通工薪阶层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攒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件类似于LV一类奢侈品牌的服饰或包,然后穿着或带着去挤公交车。这成为现阶段中国一部分奢侈品消费人群的显著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鼓励有能力消费奢侈品的人群,努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理念和贵族气质,以最终让奢侈品消费回归理性,成为市场正常运行的一部分。
第三、就产业性质而言,奢侈品消费行业实际上是一个精英行业,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我们享受奢侈品的同时也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顶级消费品往往是与成功的品牌、过硬的质量、优秀的设计理念乃至历史积淀、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的,而昂贵的价格却是最后的因素。也就是说,奢侈品不一定是最贵的,贵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奢侈品。从更深层次来看,奢侈品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奢侈品动机
人类追求奢侈品的三个主要动机
1.奢侈品的价值比较持久,因而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有效工具。例如,珠宝在保值方面的作用与黄金类似。
2.奢侈品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特征。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它们通过体型的大小来决定其地位。在人类社会中,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体力,竞争是多方面的。
3.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产生奢侈品需求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是使物品成为奢侈品的必要条件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奢侈品特点
富贵的象征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劳斯来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
看上去就好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夏奈尔”时装也如此。
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卡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巨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专一性
奢侈品牌是十分专一的,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所谓品牌的专一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身就是品牌管理的大忌,更何况是一个奢侈品牌呢?“皮尔·卡丹”(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奢侈品牌)曾经延伸到酒业上,生产了一个“皮尔·卡丹”葡萄酒,结果失败了。如果“耐克”敢这样做,也一定好运不长。“人头马”要是成功地推出一个洗发水来,“宝洁”一定是七窍生烟了。
距离感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即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距离产生美。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所以,可以这么说,奢侈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2011年6月9日,世界奢侈品协会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受日本地震、中国国内消费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2012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消费总额预计将达146亿美元。
9日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显示,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同时,也成为在境外消费奢侈品最多的国家,其中去年仅在欧洲中国消费者累计消费近500亿美元。
报告称,截至5月底,日本奢侈品消费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但日本地震对其国内奢侈品市场影响巨大。预计2012年2月至3月,随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购物高潮的来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针对奢侈品国内外价格差异问题,世界奢侈品协会有关负责人建议采取调整、细化相关关税及免税措施,制定奢侈品在华销售监管政策、规范奢侈品价格制定和销售环节,加强奢侈品知识保护等措施。
报告发布当日,由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联合成立的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举行了挂牌仪式。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主任杨晓东表示,该委员会将承担促进消费升级、积极推动中国奢侈品产业发展,倡导健康、理性消费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等职责。
关税
一年前商务部有关司局草拟的“关于奢侈品进口关税调整议案”,就将涉及的奢侈品种类瞄准化妆品、珠宝、服装、包、高档手表等进口商品,但当时由于涉及商品种类过多,牵涉部门太广,所以该议案一直在各部委之间辗转,调整的品类和幅度也因此迟迟没有最终定论。而经过一年多的协调后,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进口税调整并不会采取“一步到位”,将关税降低为零,而是把基本降低幅度定在2%~15%左右,今年首先破冰的商品品种将是关税较高的化妆品、高档烟酒等品种。
(答案编辑:库小五)
热卖推荐
-
¥99.00
-
¥65.00
-
七匹狼 男士皮带 男式自动扣商务时尚牛皮腰带 男款休闲裤带黑色 WA3712
¥59.00
-
¥139.00
商品信息
品牌专区
热销排行
-
1
¥99.00
-
2
¥65.00
-
3
七匹狼 男士皮带 男式自动扣商务时尚牛皮腰带 男款休闲裤带黑色 WA3712
¥59.00
-
4
¥139.00
-
5
¥89.00
-
6
汉诺斯luckysky 休闲单肩 斜垮手提包 平板电脑包 E7426 黑色
¥69.00
-
7
¥79.00
-
8
¥99.00
-
9
苏克斯拉杆箱万向轮行李箱24寸旅行箱20寸登机箱男女密码箱皮箱
¥109.00
-
10
Septwolves/七匹狼 男士牛皮短款钱包 商务时尚钱夹皮夹多功能卡包啡色3A1313223-01
¥69.00